信息化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然而,如何在有限的资金下实施信息化?怎样选型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中小企业是否需要云计算?如何发挥技术的最大价值,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等等诸多问题都是摆在中小企业主面前的疑问。近期,赛迪网通过对话多位业界专家、分析师、企业高层以及政界人士,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疑点、难点以及突围之道做了全面的剖析和指引。在此,我们总结为八个字:行随思变 应需而动。
“行随思变 应需而动”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根本要求,随着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从起步到普及、提升,“行随思变 应需而动”也经历了从仅停留在概念上到真正开始付诸实施,从信息化“个别”、“局部”的“行随思变 应需而动”向“全面”、“整体”的“行随思变 应需而动”发展。从另一方面看,这一转变过程即是企业从观念、技术、商业模式等的转变。
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信息化是发展必经之路
据《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与现状白皮书》调查显示,“企业对信息化作用认识不足”一因素以59.4%的比重占据首位,这些企业普遍认为信息化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盈利起不到决定作用。对信息化作用认识不足的本质是信息化观念不强,随之便会导致企业对信息化信心不足、信息化投入不多、信息化积极性不高、信息化成功率低、信息化环境不佳等一系列问题,最终致使中小企业信息化停滞不前。而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企业的CEO或老板,而并非CIO角色,这是由中小企业的体质结构所决定的。
企业管理与信息化专家吴文钊对赛迪网表示,CIO只是中小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助推器,决定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因素不在于IT人员能力的强弱,也不在于软件公司的产品有多么好,而在于对信息化起主导作用的企业CEO或董事长职位的最高领导者,他们才是决定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因素。
因此,要想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步伐,首先需要转变中小企业主的观念,提高中小企业主对信息化价值的认识,随之,再考虑如何部署信息化,这就要遵循“应需而动”的原理。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企业管理运营服务中心主任陈崇钰对此指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取决于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和企业的实际需求。”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虽然部分初具规模的企业信息化进程达到了一定水平,然而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仍有待发掘和引导。中小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会把建设信息化作为一种成本投入,事实上,通过投资信息化建设,能提高企业效率,节省运营成本,以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客户,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从成本到投资,是一个观念的转变,也是当今企业制胜的必要条件。
利用新技术 助推企业跨越式发展
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有限、人才匮乏等因素导致信息化水平明显不足,然而在近期的调查中发现,中小企业对信息化有了更高的需求,如“能在不同终端设备(PC、平板、手机、电话等)之间无缝切换”;“消除信息孤岛”;“支持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有效利用”;“智能化的IT管理”;“可从高灵活性的架构和众多整合选项中显著受益,轻松实现扩展,更加灵活的部署选择,从而全面满足企业各流程、各部门的应用需求”等,中小企业迫切希望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提升企业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利用信息化服务对企业业务和决策提供支撑作用,达到高效智能的信息化水平成为越来越多中小企业的需求所在。
随着云计算、虚拟化、移动互联网等新型技术的涌现,让满足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多种需求成为可能。特别是云计算、SaaS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对于破解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难题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首先,云计算能够为中小企业节省IT基础设施建设的巨额投资。其次,云计算能够让中小企业应用到丰富的性能先进的大型系统平台与重要信息资源。第三,云计算能为中小企业提供多种多样的、能够满足不同业务发展需要的软件应用服务。
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均把“云计算”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部分来强调。据悉,预计到2012年,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规模将达到2697.6亿元。未来3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10.1%。据赛迪顾问预测,未来3年,云计算应用将在中国市场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采用,市场规模也将从2010年的167.31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1174.1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1.5%。
赛迪顾问有限公司企业信息化咨询中心经理辛华表示,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出现为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其技术特点和业务模式,对转变中小企业发展方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具有促进和支撑作用;对于信息化服务商来说,云计算、云服务也蕴含着巨大的商机。目前云计算在中小企业应用上还属于试水阶段,针对中小企业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目前想微软、用友、惠普等众多厂商都将云计算作为战略发展重点,此外,针对中小企业的云服务平台也在涌现,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企业管理运营服务中心执行主编朱晓光表示,中小企业协会正在和IBM、上海电信、金蝶、用友、SAP等国内各个解决方案供应商展开合作,共同打造一个适合中小企业使用的云服务平台,该平台将包括所有适合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应用软件产品,以Saas这种租赁模式推荐给中小企业,企业日常运营的各个方面均可以在云服务平台上得到应用。 除了信息化应用外,该平台还和金融服务、融资挂钩。相信在不久,更多的中小企业将享受到云服务带来的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等优势。
朱晓光还特别强调,“中小企业要想快速发展,首先要融资,即给中小企业输血,其次是信息化,企业获得资金以后要用利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实现流程化及内部的标准化,中小企业需要标准化的服务、标准化的产品以及内部标准化的流程,这些都可以用信息化手段串联起来,从而实现企业内部的升级,从而改变中小企业的生存模式,实现转型升级。 ”
借鉴国外经验 推动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
中小企业群体之于各个国家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历史、国情、文化、政策等方面的不同,每个国家的中小企业都呈现不同的发展状态。但经过总结和分析,仍有诸多因素是值得我国中小企业学习和借鉴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互联网专家姜奇平指出,“我国目前正面临着电子商务的良好机遇”,“相对于其他国家丧失机遇的情况来看,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虽然不是最好的,但也是最好的之一。”姜奇平认为,他们的优势更多的是在传统的中小企业,而在互联网的支持下,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是处于优势并且颇具潜力,中小企业应该抓住并利用好这个优势。
其次是创新。众所周知,美国几乎是大部分电子技术的发源地和聚集地,而这背后是其国家丰满的创新意识,中小企业也呈现出创新层出不穷充满活力的状态,中小企业使用新技术的程度都很高。这一点正是我国中小企业所欠缺的重点要素之一。
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已经从多个方面制定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定,大力提倡和鼓励企业创新,维护企业发展创新的相关制度政策也正在日益完善中。
再者,人才的培养。在国外,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CIO的地位相对受到重视,CIO能直接参与制定企业发展规划和经营决策,使信息资源可以有效利用到实际中来。而在我国,要实现这一点还有很多现实因素的制约,主要原因仍在于企业高层对于信息化价值的认识局限。
此外,作为产业链的一员,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提供商也需要转变思维,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
谈及云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姜奇平表示“在中国云计算还是面向IT运维方面,和美国相比差了整整一个时代。”
“中小企业常常处在差一口就淹死的状态,他们所找寻的是救命稻草,考虑的是眼前的生存问题,完全以自身的效益为出发点。但是现在大部分IT服务商往往以大中型企业的定位来为中小企业服务,这样严重错位,没有考虑到中小企业的根本所需。”
姜奇平指出,我国问题的解决,最主要是要影响服务商导向,让他们从中小企业需求出发。更确切的说,服务商要从自我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不再整天只拿IT和技术说事,只有转向面对应用的社会化服务,才是本质。
由此可见,“行随思变 应需而动”不仅适用于中小企业,同样适用于服务提供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不仅要紧跟时代步伐,抓住新技术新应用来提升企业信息化,对于服务于中小企业的解决方案提供商而言,谁能把握住占中国市场90%以上的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服务需求,谁将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相关推荐
-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移动化浪潮的冲击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移动化成为整个IT业界谈论的热门话题。但对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主来说,还无法回答诸如:移动化到底是什么、如何加速企业的移动化转型、移动化进程中又要克服哪些困难和挑战等问题。
-
中小企业如何评估BYOD?
对于小企业来说,BYOD并不新鲜。由于预算和IT水平的限制,小企业多年来一直都鼓励员工使用自己的设备来收发邮件管理工作。如今,由于越来越多的商业应用和移动设备涌现,小企业正致力于BYOD的规范化,以期调动员工对于移动办公的热情。
-
信息化与中小型制造企业创新的思考
信息技术为跨国企业的运作和资源配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出现了巨无霸,而且大有将中小型企业赶尽杀绝的趋势,这是信息技术支持的全球化浪潮的一个明显的特征。
-
电子商务助我国中小企业共享伦敦奥运“蛋糕”
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万网推出云主机、云建站的免费试用服务,让更多的中小企业体验到“云”能够为他们所带来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