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既是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也是建设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21世纪成功企业的重要竞争优势。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21世纪的组织,最有价值的资产是组织内的知识工作者和他们的生产力。” 在未来,科学有效的知识管理将帮助企业建立持续竞争优势,从而在商业竞争中更胜一筹。如果说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那么,知识管理也同样影响着一家企业的兴衰。
什么是知识管理
每个人对知识管理的理解都不尽相同,简单地讲,知识管理就是以知识、能力复制为目的的循环体系,最终是要提升员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员工的个体价值和企业组织的社会价值。通常,知识管理包含积累、分享、利用、创新4个环节。知识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报告、方案、说明书、分析、手册、邮件等,甚至是存储在人头脑中的隐性知识。
什么是好的知识管理
来自国内著名企业管理信息化服务商泛微的管理专家认为:企业的知识管理应该是一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近的过程,即:
1、 以“获取”为重点的显性知识管理,一系列针对显性知识的获取、存储和组织,也就是解决从谁那里获取,怎么获取,共享给谁的问题。
2、 以“连接能力”为重点的知识管理,主要是针对隐性知识的对话、讨论和交流,强调社交互动的因素。
3、 实现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良性转化。
专家指出:好的知识管理应该要能帮助企业实现以上三个方面或者过程,最重要的是帮助企业建立起一种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的氛围。
构建“获取+连接”的良性知识管理循环体系
在许多企业中 ,一提到知识管理,单是知识的积累、规范存储、合理共享等问题就让人感到头疼了。要持续地做到这点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有没有好的办法让工作和业务过程中的知识自动地“对号入座”呢?借助泛微协同OA平台,在工作过程中就可以轻松完成知识获取。你会发现,你的邮件、流程或者协作、计划等等,相关的文档都会被自动保存到对应的目录下,知识积累就这样不知不觉完成了!当然,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获取到的知识共享给谁呢?作为企业的知识和信息,精细化的权限管理也是必不可少。在泛微协同OA平台上,针对每个目录下的文档甚至针对个别文档、个别文档的查阅、编辑、下载的权限都有非常精确的控制,知识和信息要共享给谁完全随企业所愿!
当然,显性知识的管理只是万里长征第走出了第一步。企业要深度地挖掘和利用知识这座金矿,必然要想办法实现对隐性知识的管理。现在知识员工所从事的工作越来越复杂,为了完成目标需要调用越来越庞杂的知识,进行越来越频繁的沟通,通过交流沟通,发现和分享彼此的隐性知识;通过谈话讨论,发掘和研究更深层次的知识;通过群体思维,激发产生新的知识。在泛微协同OA平台上,协作区(类似于内部聊天室)、员工论坛、即时通讯、wiki等都可以大大提高共享和利用隐性知识的效率。
泛微认为,企业的管理体系是有生命力的。知识管理也一样。因此,一个好的知识管理平台或工具要具备这种能力。泛微的专家建议,企业在进行知识管理的初期可以偏重显性知识的“获取”,随着知识管理的不断深入,则需要逐步增加对“连接能力”的关注,并借助知识地图等促进知识的利用和创新,最终形成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良性的知识管理循环体系。当然,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核心,是要借助各种手段、方法,甚至基于协同OA平台策划知识管理的特色应用来提升整体的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的组织氛围。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相关推荐
-
关于SuccessFactors Employee Central的五个误区
尽管采用现代化的、面向21世纪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可以带来切实的商业利益,围绕SuccessFactors的Employee Central系统仍然存在着很多迷思。在本文中,我们将揭开围绕着Employee Central的5个最令人迷惑的地方。
-
专访善用佳软站长:畅谈大数据时代的知识管理
日前在ACOUG(Oracle中国用户组)组织的活动上,《善用佳软:高效能人士的软件应用之道》一书的作者张玉新做了主题演讲。张玉新对于信息筛选与知识管理有着很多自己的看法,演讲会后,他也接受了TechTarget记者的独家专访。
-
带你了解Workday的前生今世(二)
从技术角度看,Workday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用元数据来定义数据之间的关系。Workday并没有采用包含大量表的关系型数据库,其主数据库只有三张表 – 实例、属性和索引。你很难从这个数据库本身了解其含义。
-
带你了解Workday的前生今世(一)
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Workday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取得了不小的成功。如此新颖的模式和迅速的成长,让行业巨头也为之侧目。但是,Workday的发展道路上并非没有风险。随着公司多元化的发展,以及竞争对手的增多,Workday还未能扭转亏损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