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长期以来,如何看待一个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业务系统,是将其视为一件不能改动的成品,还是将其看做一个需要因需而变的活的生命体,在气象界一直没有统一的认识。对那些在时效、连续和关联等方面等级很高的业务系统,由于其地位的重要性,目前所普遍采取的管理方法始终局限在运行维护层面;而对其运行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系统问题,以及其它诸如需求、环境变化等情况,管理者大都采用运行维护方式(即,系统不变,而是运行维护工作在内容、方式及强度等方面的随之改变)予以解决。至于提高系统自身能力等措施,则往往通过“新旧系统更替”的形式予以实现。从这个角度看,“业务系统成品化”的观点目前占据主导地位。
本文试图通过下面的讨论来说明,“系统持续改进”是一种良好的贯穿系统全生命周期的运行管理思路和工作模式,它应当成为气象行业业务工作的主要模式之一;并探讨其实施的基础及可能。
2.什么是气象信息业务系统的持续改进
2.1 持续改进的含义
持续改进是一种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
对于一个行业来讲,持续改进就是“不断改进行业的总体业绩,使之增加满足用户(顾客)的能力”;ISO9000:2000标准中提出“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局历届领导始终将满足国家、政府及社会各行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做为气象工作者毕生追求的首要目标,实质上就是持续改进在气象行业的具体实现。
持续改进是建立在质量和质量管理的永无止境的基础上的;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开发新的高质量产品,提高过程和体系的有效性和整体业绩应当是我国气象行业追求的永恒目标,是进行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
因此,对于一项具体的气象业务工作来讲,持续改进有两层含义:一是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种类来满足用户不断增加的新的需求,提升其满意度;二是通过不断优化自身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即:在持续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的同时,使自身始终向着更健康的方向运动。
具体到服务于某项气象业务的气象业务系统来说,持续改进意味着系统能够及时满足业务工作不断提出的新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同时使自身始终处在健康的运行状态之中。
由于现代气象业务系统中的大部分系统都具有信息系统的典型特征,因此本文讨论的对象集中于气象信息业务系统。下文中的业务系统如不予特别说明,均指气象信息业务系统。
2.2 持续改进与运行维护之间的差别
所谓运行维护,广义上讲,就是系统运行过程中在遇到已超出其处理能力极限范围的问题时,通过系统以外的力量排除这些问题,从而使得系统得以正常运行的工作过程。简言之,就是借助系统以外的力量,协助系统完成系统自身能力所不具备,但又必须完成的工作。
运行维护和持续改进在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的目标上是一致的,其做法的差异在于:运行维护以借助外力来维持系统在不断变化的需求和环境中的正常运行,持续改进则通过提高系统自身的能力、扩大自身的能力范围、弥补缺陷、更正错误来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环境。
对于一个业务系统而言,其能力始终是有限的,在其运行的过程中始终无法完全具备足以应对所有问题的能力,所以一旦建成并投入运行,运行维护工作便始终伴随着该系统,直至其生命周期的终点。问题在于运行维护成本的高低:如果一个系统在面对需求不断增加、环境不断变化时毫无响应、无动于衷,则系统的能力便将永远停留在投入运行之初的水平,管理者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业务需求,势必将花费越来越大的力量来代替系统完成各项本应由系统完成的工作,维护成本将随之越来越高。而如果系统能够不断适应外界的变化,并不断优化自身,使之能够(或基本能够)完成业务工作所要求的各项工作,而且效率不断提高,则有关的运行维护成本便会始终局限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因此对于一个业务系统而言,理想的运行模式是:不单有与之配套的运行维护,而且应当具备相应的持续改进措施。
对于一项具体的气象业务而言,持续改进的内容除了对已建成的服务于本业务的业务系统进行相应的持续改进外,也包括对该业务系统的系统重建。系统重建是指以一个无论在设计思路、功能架构还是基础技术架构方面,与原有系统都有本质区别的新的系统来替代原有系统;是对原有系统的推翻和颠覆。系统重建的依据是原有系统已无法满足业务需求,且对该系统的运行维护及能力改进的代价已高于重建一个新的系统。对一项业务而言,系统重建不应是一件频繁采取的改进措施,更不应是唯一的改进措施。
2.3 持续改进的具体内容
概括起来,业务系统持续改进的工作内容有三个方面:一、不断提高自身已有功能的强度;二、不断修正自身的缺陷和错误;三、根据不断变化的需要,及时增加自身新的功能。对应在具体操作上大致有三种方式:其一,对业务系统已有能力进行补充和提高;如:实时数据库系统中的测报误码纠错能力,通过不断补充新的误码形式纠错方案,可使该系统的误码纠错能力逐步提高。其二,对系统若干原本不具备的能力进行有限规模地添加,以简易的方式扩充系统的能力范围;如:科学数据共享系统原本不具备系统监视能力,后经努力,增加了系统监视功能,从而使得该系统的运行维护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其三,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对原系统进行较大规模的调整和改造,扩充新的能力,修订缺陷,更正错误,以该系统新版本的形式更换掉原有旧的版本;如:MICAPS已经陆续发布的若干版本。
从时间的角度分析这三种方式,可以发现:第一种“已有能力的增强”方式属于日常型的,第二种“现有能力范围的有限扩展”方式是阶段型的,而第三种“版本升级”方式则是计划型的(或甚至是定期的)。
因此,对自身能力的提升、扩充和错误的纠正,以及时间频度上的日常型、阶段型及计划型,是业务系统持续改进的主要特征。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相关推荐
-
自服务技术潮流下的影子IT应对(二)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CIO们在全力排除影子IT的同时,由员工所驱动的IT创新也会受到抑制,从而损伤企业的发展潜力……
-
技术的不断革新也有负面影响
技术演进产生的效力,是有好有坏的,关键是看技术如何利用。用技术来做好事,技术能够产生划时代的影响。用技术来做傻事,结果糟起来也够快的。
-
信息化三剑客 助力机械制造业全球化进程
专家指出,机械制造业的信息化包含产品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的机械制造企业……
-
协同管理系统可以借鉴的实施策略概述
以管理信息系统实施阶段划分,协同管理系统项目实施基本上可以按照四大阶段实施:项目准备、需求调研、系统实现、系统上线,与其他业务系统实施步骤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