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OC:千行代码
千行代码(KLOC,thousands of lines of code)是标志一个计算机程序有多大或需要多少人来完成其编码工作的一个传统度量标准。这些代码通常是源代码。高级源语言(如C++)编译成的机器代码行数要比低级语言(如汇编语言)编译成的机器代码多;这样,一个千行C++代码会比一个千行汇编语言代码所产生的程序要大。 KLOC已应用于对程序员生产率的粗略测量中,如“你每天能写多少行代码?”。但这种测量并没有考虑代码的效率。很多其他因素明显影响着生产率。
Defects per KLOC是作为目标或评估代码质量的一种常用度量标准。
最近更新时间:2009-02-22 EN
相关推荐
-
无视数字主权?CIO无法承担
这十年来,地缘政治紧张、混乱和战争,促使企业想办法在强烈的不确定性中寻求发展。对于大多数公司及其首席信息官(C […]
-
为什么CIO应雇佣年长的IT员工:战略优势
由于全球IT人才短缺,企业不应忽视年长员工。 根据Manpower Group的2025年全球人才短缺报告,全 […]
-
首席信息官如何减少技术债务
虽然债务曾经被简单地称为“欠款”,但技术采用率的提高带来新型债务,困扰着公司和IT领导者。技术债务是指与依赖次 […]
-
区块链与传统数据库:区别和用例
区块链和数据库技术有很多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它们经常被拿来比较。 虽然区块链和数据库技术都专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