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ompleteness Theorem:不完备性定理
不完备性定理(Incompleteness Theorem)是一组逻辑证明,称得上是数学界的一大革命。1932年,24岁的哥德尔(Kurt Godel)发表了该定理。 第一不完备性定理阐述了数论(数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数字系统和数字的自然属性和方式)具有一致性的结论在其本身假设的基础上是无法证明对还是错的。第二不完备性定理阐述了如果某个数论是具有一致性,按照通常的推理方法是无法证明出来的。 当哥德尔的不完备性定理(Incompleteness Theorem)证明发表后,当时有些人觉得它们很烦扰。现在数学逻辑学的那些爱钻研的学生觉得它们很有趣。有些人想把它们套用在自然学、社会科学、甚至是神学上。不过这些套用许多都是不合理的,有一些从科学的标准上来看是很荒谬的。 哥德尔出生于捷克共和国,在奥地利长大(童年时代的时候奥地利被称为奥匈帝国)。他的母语是德语。他因对数学逻辑学做出的巨大贡献而出名,但是他同样对既有的那些数学理论作了很多研究。他还是爱因斯坦的朋友,他们曾一起在普林斯顿大学的高级研究所做研究。
最近更新时间:2008-06-17 EN
相关推荐
-
帮助台与服务台:有什么区别?
对于每个企业来说,提供支持都是关键任务。员工、合作伙伴和客户都在使用企业的应用程序和服务。当发生故障、出现问题 […]
-
面向AI的新网络安全蓝图
网络需要更新安全措施来跟上AI的发展步伐。 在Cisco Live 2025大会上,网络专业人士齐聚一堂,讨论 […]
-
什么是供应商风险管理(VRM)?企业指南
每个企业都依赖第三方供应商提供服务、技术或其他组件。但随着供应商的增加,企业的供应链都会面临:攻击面扩大和风险 […]
-
CIO转向ESG技术作为可持续性领导力的一部分
CIO(CIO)对企业环境可持续性工作至关重要,特别是在选择技术方面,以支持此类工作。 这意味着CIO应该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