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ompleteness Theorem:不完备性定理
不完备性定理(Incompleteness Theorem)是一组逻辑证明,称得上是数学界的一大革命。1932年,24岁的哥德尔(Kurt Godel)发表了该定理。 第一不完备性定理阐述了数论(数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数字系统和数字的自然属性和方式)具有一致性的结论在其本身假设的基础上是无法证明对还是错的。第二不完备性定理阐述了如果某个数论是具有一致性,按照通常的推理方法是无法证明出来的。 当哥德尔的不完备性定理(Incompleteness Theorem)证明发表后,当时有些人觉得它们很烦扰。现在数学逻辑学的那些爱钻研的学生觉得它们很有趣。有些人想把它们套用在自然学、社会科学、甚至是神学上。不过这些套用许多都是不合理的,有一些从科学的标准上来看是很荒谬的。 哥德尔出生于捷克共和国,在奥地利长大(童年时代的时候奥地利被称为奥匈帝国)。他的母语是德语。他因对数学逻辑学做出的巨大贡献而出名,但是他同样对既有的那些数学理论作了很多研究。他还是爱因斯坦的朋友,他们曾一起在普林斯顿大学的高级研究所做研究。
最近更新时间:2008-06-17 EN
相关推荐
-
Gartner预测价格上涨将影响技术支出
本周Gartner预测,今年全球IT支出将增长近两位数,但他们表示,大部分增长将源于涨价:IT产品和服务价格高 […]
-
2025年12个企业风险管理趋势
在很多企业中,企业风险管理已经占据中心地位,随着这些企业努力应对经济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先是新冠肺 […]
-
2025年重塑CIO角色的8个因素
企业继续将技术视为未来成功和增长的关键,这将促使2025年IT支出增加。 研究和咨询公司Gartner估计,明 […]
-
英特尔CEO Pat Gelsinger离职;董事会寻找新CEO
近日英特尔宣布首席执行官Pat Gelsinger退休,结束他在这家公司近四年的领导生涯,这期间他帮助这家陷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