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omb:电磁炸弹
电磁炸弹(e-bomb,electromagnetic bomb)是一种武器,它使用强电磁场制造短暂的脉冲能量来影响电子电路系统,但它对人类和建筑无害。这种脉冲,在较低程度时能使电路系统暂时失灵;中级程度时,它可以破坏计算机数据。非常高的程度时,它可以完全毁坏电子电路系统,从而使任何用电的机器丧失工作能力,包括电脑﹑收音机以及机动车的点火装置。尽管不是直接致命的,电磁炸弹会毁坏任何依赖于电的目标:包括任何潜在的军事目标,并且世界范围内大多数民用设施也包括在内。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新闻报道,美国在2003年3月24日,使用一种实验用的电磁炸弹(e-bomb)来破坏伊拉克的人造卫星电视和广播宣传。
在美国,大多数电磁炸弹的研究已经在新墨西哥州的Kirtland 空军基地的空军实验室进行。在那里,研究员们已经探索出如何使用高功率微波(HPM)。尽管设备本身可能在制造上并不是十分复杂(2001年9月大众机械学介绍了一种简单的设计),但是它们的使用却引起了许多问题。为了创造一个有效的电磁炸弹(e-bomb),开发者不仅必须产生一个极强的脉冲能量,还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控制能量——这种能量可发生不可预测的行为——以及它的副产品,即由它产生的热量。此外,对于非核电磁炸弹,其射程是有限的。根据大多数防御分析家的猜测,发展的设备可能仅仅对周围几百码的区域有影响。
电磁炸弹(e-bomb)这一概念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核武器的研究。当美国军队在太平洋上进行氢弹测试时,数百英里外的街灯都被吹熄了,甚至连澳大利亚的无线电广播设备都受到了影响。尽管当时这些影响被认为是偶然的,但是从那时起研究者就已经找到了一种聚集这种能量的方法。
最近更新时间:2009-06-01 EN
相关推荐
-
如何保护AI基础设施:最佳做法
AI和生成式AI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创新机会,但随着这些工具变得越来越普遍,它们也吸引着恶意攻击者来探测其潜在漏洞 […]
-
最常见的数字身份验证方式?
数字身份验证是验证用户或设备身份的过程,以便能够访问敏感应用程序、数据和服务。现在有多种方法可以验证身份。以下 […]
-
零信任策略使网络面临横向威胁
很多公司忽视零信任安全的核心原则:假设网络已经受到攻击。 企业管理协会(EMA)的研究发现这个被忽视的零信任原 […]
-
企业中通行密钥的好处和挑战
尽管密码是主要身份验证方式,但它们是企业安全的薄弱环节。数据泄露事故和网络钓鱼攻击利用被盗或弱密码,让企业面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