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适配:企业级服务光有微信可能还不够

日期: 2016-08-11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近日,一篇《别开发app了》的文章在朋友圈疯狂转载。 在这样一个基本若干天就会爆出一篇鸡汤文或者“xx测一测”的碎片化和自媒体时代,一篇带有科技元素的长文能走进人们的视线,这绝对是一种意识流的进步。

不过沉浸于作者对微信公众号的一番美好愿景后,有人沉醉不知归路,但更有人唏嘘愤怒,其可能原因是过于绝对的论调触到了从业者的痛处。但我们认为,微信公众号表面上看是一个产品,但其实更是一种未来应用形态的代表。技术高速迭代的今天,很难再出现一个像曾经的QQ一样的产品。一是时代背景不一样,二是相信张小龙也不是这么打算的。

那么,从使用app开发的火热到与微信公众号的火拼,这中间发生了什么,而假如真的没有app 开发了,人们是否有想过然后怎么办呢?下将从这两个角度娓娓道来,希望会对大家更理智和全面理解趋势的变化带来帮助。

首先, 我们从一份调研报告说起,

云适配就全国1000多名开发者、产品经理和企业高管的调研后的《2016年中国HTML5企业应用状态调查报告》,有44.29%的企业信息化决策者(CEO、CIO)听说过HTML5,更有54.29%的企业信息化决策者了解并使用过HTML5。也就是说,高层决策者们的重视,也使得HTML5在企业编程开发中享有一席之地——调查中包含HTML5技术的混合式开发在企业移动化开发方式中已经占比超过一半(53.08%),高达71.43%的企业高层决策人群选择混合式开发。

那么,可能大家会表示疑问,HTML5与app开发和微信公众号有什么关系?其实很简单,微信公众号和原生开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微信所展现出来的内容都是基于HTML5,是可以轻量级高效开发并且可实现分享的;而app虽然拥有相对成熟的展示效果和稳定性,但是对企业来说却不可避免的遇到要频繁更新发布,不同设备兼容、信息孤岛等问题。也就是说,HTML5这种与生俱来的跨平台高效开发优势,就像久旱逢甘霖,一下子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目光,而人们对于这种技术应用的转换之快,也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

我们回到PC时代看看曾经发生了什么?

最初,在PC设备上,早期的企业应用都是基于Client/Server(C/S,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即基于Windows桌面的EXE应用程序。用户需要先安装本地应用程序而后再运行。但自2000年以后,由于B/S(B/S,浏览器/服务器)相比C/S相比有诸多天然的优势,特别是基于B/S 结构能够让很多应用基于浏览器平台就能运行,从而大大提高企业应用使用效率,因而企业应用的开发模式基本都转移到B/S模式,即基于浏览器的HTML网页应用模式。

如今,在移动开发的两种主流方式上看,原生app开发时间长、成本高,但速度快、界面操作流畅。HTML5应用则有跨平台、易开发、可扩展、可搜索、易推广、无需下载安装升级等优点,对于访问量不高的企业级应用来说,HTML5的这些特性正好满足了企业级应用的需求。

现在的原生app即是相当于C/S模式,而HTML5应用则相当于B/S模式。且从历史发展规律上看,随着移动硬件条件和网络带宽不断成熟,应用开发模式最终也会从app转向HTML5应用。

再看现在基于HTML5技术的发展速度

如果说过去人们选择原生app开发是一种无奈,那现在技术进步则给企业带来便利开发带来很多选择。比如,专注HTML5企业级服务的云适配针对网页这种低频信息获取的需求就有非常成熟的技术。有通过“一行代码”部署便可轻松实现企业官网移动化的跨屏云Xcloud,还有为开发者提供的基于HTML5提供丰富组件化的跨屏前端开发框架Amaze UI。此外,市面上还有很多制作HTML5的免费开发工具,不一而足。也就是说,在满足用户或许信息需求方面,HTML5已经足够了。

因此总结一下:从使用app开发的火热到与微信公众号的火拼,是用户和企业的需求,是时代所驱,是社会对在高效开发能力上进步的体现,是科技发展的结果。目前,无论是微信公众号还是应用号,其实本质上都是微信向企业级应用这个新兴市场的觊觎。虽然,HTML5的出现侵占了原生开发的市场,自然会让很多从业者感到愤愤不平。但即便如此,历史的规律告诉我们,任何力量都无法与企业渴望更高效开发的趋势抗衡。

如果没有原生app,微信企业号就能支撑起这个移动信息时代吗?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也要看下企业高层信息决策者们在企业信息化建设时的现状。那就是,虽然目前很多企业一直都有在使用APP进行开发,但却一直是摸着石头的过河的。一方面是在通过传统开发方式实现移动化处处碰壁的现实,另一方面则是基于HTML5技术在企业级应用的刚刚起步,市面上还有很多厂商根本无法基于HTML5为企业提供稳定的企业级服务。

比如,举两个栗子:

在全球拥有50家工厂、办公人员近5000人的金龙集团,是较早开始在企业实施移动化部署的大型企业,在实现移动化的过程中却一路坎坷。从接入第三方系统到借助移动中间件技术,到自己成立开发团队进行开发,由于业务层的变化,研发周期缓慢、企业多达几十套系统兼容性及数据之间信息孤岛等问题让金龙在移动信息化过程中不断推导重来,并因此严重制约了金龙集团移动化系统成型。

同样,对于拥有2000余名员工、专注手机分销行业20年的普天太力。通过app开发模式来帮助企业实现BPM系统的移动化时,开发周期长、需要协调原BPM厂商的支持、维护人力成本高、应用体验差等一个个难题,也最终让普天太力暂停了移动化进程。

面对这些问题,你可能会说,如《别开发app了》 一文中针对微信公众号或者应用号在企业应用上提了很多好处,比如它不占用手机内容、易于推广、开发成本低更解决了适配问题,既然市面上没有相对成熟的HTML5企业级解决方案,那微信公众号应当首当其冲啊。但实际上,企业信息化建设远非营销体系那么简单,整个系统错综复杂,如果说借助微信公众号或者应用号就开发,就可以满足企业上述所有需求,那一定是too young too naive.

首先:

微信的基因是“To C”的

无论是微信订阅号、企业号还是可能推出的“应用号”,其最大的特性都是帮助企业去运营他们的用户,也就是说,他们的本质还是To C的。大中型企业信息化系统之间的复杂业务逻辑,相信微信团队再强大的产品经理是Hold不住的,因为完全就是两个方向。

企业原有数据如何处理?

大中型企业拥有沉淀几十年的数据,如果要复用必将要实现微信与原有企业数据库的打通,且不说微信自身对于数据的管理和承载能力,如果开放接口与成千上万家企业进行数据交互就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问题,再一万步说,如果企业所有信息依赖与微信,万一如果有一天微信被封了,企业数据如何调用?

安全问题

微信是安装在用户手机,它与所有其它用户手里的app一样,是开放的。企业在和微信进行数据交互时,数据基本上等于是暴露的。对于企业内部的很多敏感数据,如果完全嫁接和依赖在第三方平台是非常危险的。

因此,微信企业号或者再升级的应用号,无论是从基因,还是从实现能力上,现在都并不具备干掉app独自享用企业级服务市场大蛋糕的能力。真正借助HTML5为企业提供企业级服务,除了要对HTML5这门技术掌握之外,还要深刻理解企业业务逻辑。

所幸,有专注互联网标准制定及浏览器内核技术研究超过10年,如今是云适配创始人兼CEO的陈本峰很早就看到了这一切,并开始专注于使用HTML5开发服务于企业的产品。最终在今年3月推出了基于HTML5的企业级服务专属产品—云适配企业浏览器Enterplorer。 它基于HTML5,通过及双渲染引擎技术便可从纯前端角度实现对同一个网页完成两个不同交互界面(PC页面+移动页面)的渲染,完全不需要触及企业后台,此外,通过Enterplorer的统一管理平台,企业管理员可以对用户进行包括设备、策略、应用、安全、日志等全面管理。此外,通多对数据缓存、数据传输的加密,以及多重账号及管理策略,在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时,保证数据的终端和传输的安全。

微信虽然是HTML5网页的最大入口,但其实它就是一个浏览器,只是它的所有产品特性都围绕终端的C的用户,而云适配企业浏览器Enterplorer则瞄准企业级服务,Enterplorer通过整合了所有企业级应用的统一入口,实现应用消息推送、即时通讯一体化的使用体验,并使用单点登录技术,一次登录即可访问企业所有办公系统。可快速实现原有B/S结构的PC端业务系统的移动化,并且避免了app开发高昂成本和系统后台数据改造带来的高风险以及满足企业所有急需解决的痛点问题。

因此,“别开发app了”虽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却代表了一种趋势,并且这背后隐藏的是对传统开发方式的挑战,也是对新技术要以提供服务并能产生价值为导向提出的更高要求。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相关推荐

  • 这家公司要做中国的Oracle

    一年左右时间完成三轮融资,OneAPM演绎了现实版的“速度与激情”。就在5月6日的C轮融资媒体发布会上,OneAPM 创始人何晓阳为公司下一步发展定下了基调:“做中国的Oracle!”

  • HTML5催涨网页应用威胁苹果APP生态

    Opera的中文品牌“欧朋”悄然推出基于HTML5技术的手机浏览器体验版,让业界嗅到浏览器与桌面应用(客户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再度开战的端倪。

  • Opera发布电视应用商店 创新电视平台体验

    1月9日,Opera发布了Opera电视应用商店,这是一个完全基于HTML5技术开发的电视存储解决方案。完全对设备生产商、开发商以及拥有庞大用户群的内容提供商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