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过程中的SaaS问题及方法

日期: 2012-07-15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英文

  遗留应用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是一种必要的负担:承担着业务运转的重任又阻碍了技术的进步。然而由于业务流程的改变或者与新系统集成的需求,替代或改进遗留应用的时机已经到来了。此时,就必须有一个应用转型的规划。

  应用转型同时意味着挑战和机遇:重构应用所需的成本;新应用带来的生产率和可用性提升。在挑战和机遇之间要做出很好的权衡,以此判断重构应用是否可行。

  幸运的是,有许多转型或迁移应用的途径可供企业选择。尽管各种方法之间存在差异,但是都可以用通用的IT实践经验来加以评判。这样就能有助于减少各选项存在的不确定性。

  应用转型的方法

  首先,IT总监可以用系统设计周期(system design lifecycle,SDLC)的方法来确定应用转型的可行性。最直接的效果是,如果一个IT系统、流程或应用的维护成本超出了替代成本,该方法就会提示进行升级或换代工作。

  SDLC概念非常容易理解,但是运用难度却很大。在应用开发方面,SDLC能计算出必需的显性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以每小时人工、必要的系统以及其他支撑因素等来描述,而隐性成本则通常等同于生产力的提升。

  关于应用的升级或替代还有另外的一些理由,比如法规监管的要求、工作环境转型(虚拟办公室、移动办公、合同工)、系统平台重构(服务器变更、数据库升级、桌面操作系统更新)等。

  通过各种所获取的信息,IT经理很容易对应用转型的费用形成清晰的认识。然而,转型的过程是充满挑战的,最终的结果可能和预期大相径庭。为了减少结果的不确定性,对过程的正确理解以及对潜在风险的充分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应用转型的第一步应该是决定应用的交付模式:运行在桌面系统上、外部托管、基于Web或是基于云?另一个要考虑的重要方面是应用是否要运行在公网、企业内网、或是托管在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上?以上方面的考量将决定应用转型的实施方式。

  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通常面临两种选择:内部承载一个Web应用,或者采用SaaS服务。直观上看起来SaaS模式似乎更为经济,因为这种方式消除了绝大部分与应用相关的成本: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存储系统等等。所有这些都转移到SaaS服务提供商一端。而且,其他方面的成本也相应地大为降低:备份、业务连续性以及灾难恢复方案。

  转型过程中的SaaS问题

  但是,如果没有采取一些必要的应对措施,向SaaS方案的迁移是无法成功的。首先要考虑的就是SaaS应用是否能满足业务的需求。很多企业都对业务应用进行了定制或调整,以此应对特殊的需求,包括特殊的库存处理、价格管控、路线定义以及客户历史等。简单地说就是,SaaS方案必须在不改变企业日常模式的前提下满足业务需求。如果变更不可避免,那么对一个通用的SaaS产品做调整将导致高昂的成本。

  另外一个方面看,在某些情况下,迁移也可以是很容易的,比如对合同管理或者销售应用来说即是如此。这些应用通常无需定制化,迁移到SaaS方案的工作基本上就是迁移数据并培训用户而已。由于固有的库存控制流程、装配追踪等,一个复杂的数据仓库管理系统的迁移将会存在很大难度。简单地说,某些业务应用由于经过深度定制而不适合迁移到SaaS模式,如果这些应用非常重要的话,可以将其重整并保留在企业内部。

  大多数情况下,从业务角度看,把一个较老的应用迁移到SaaS方案是明智的决定,因为这可以获得以前无法达到的生产率和弹性。在顶级SaaS服务提供商的站点上我们可以看到数以百计的成功案例。当然,失败和无法预知的问题总是存在的,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向SaaS方案迁移的宝贵经验。

  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如下:

  数据安全:数据的保护措施、访问控制问题、有哪些现成的工具可以提供对交易过程和数据的保护?

  可靠性:以什么样的服务级别协议用户对应用和数据的便捷访问?

  稳定性:以何种措施来防止数据损坏以及满足灾备的要求?

  厂商风险:SaaS厂商是否值得信赖?针对业务中断等故障将提供什么应对措施?如何在厂商方面出现事故时确保应用和数据仍然可用?

  性能:为了确保客户的生产率,SaaS产品提供的性能级别?产品的可扩展性如何?

  计费:有什么样的价格控制来防止成本的指数型增长?是否存在有隐性的费用、支持和扩容成本、以及其他支出?

  支持:技术支持的力度如何?是否包括了相关培训?是否对服务次数有详尽规定?相关文档是否具备?

  定制化:SaaS产品是否能够定制?定制工作的责任方是谁?由客户完成,合同外包或者产品自服务?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应答,可以帮助可以对厂商的承诺和SaaS产品的可持续性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打消其顾虑。当然,对上述方面的关注还能促进对应用转型本身更深入地研究 – 比如搞清楚谁真正拥有数据,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详情。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