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白酒行业管理信息化

日期: 2011-12-01 来源:TechTarget中国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酒精饮料生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酒精饮料消费市场。据统计,目前我国酒行业的市场容量已达5000亿人民币/年,其中白酒市场容量为2700亿人民币/年,并且正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而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人民币以上的白酒生产企业有一千余家。

  白酒行业信息化管理现状

  作为一个古老而传统的行业,白酒行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在我国的食品工业中仅次于烟草行业。21世纪以来,我国白酒行业面临着洋酒的冲击、替代品的发展、消费者习惯转变等多方面的挑战,亟待通过改善和提升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白酒行业属于技艺型传统产业,生产企业既要靠近粮食产地,又需要高质量的水源,所以大多处于较为偏远的地区,员工学历相对较低,接触信息化的机会较少,对于如何利用信息化提高效率和管理水平的认知程度也不高。白酒生产企业在生产装备智能化和生产过程自动化等方面都比较落后,应用信息化进行管理的企业更是为数不多,大部分都停留在财务和仓库管理的阶段。由于

  2010年,中国酿酒工业协会曾针对白酒企业信息化应用状况这一课题深入企业调研,得出的结论不容乐观。白酒企业的信息化起步较晚,虽然大多数企业已经度过了应用财务软件的信息化初期,开始进入部门级软件应用的阶段,但与其他行业相比,白酒行业总体的信息化程度还是较为落后,尤其是在信息系统集成、新技术应用和自主维护能力等几个方面。白酒企业需要企业业务系统信息化应用的全面集成,不仅包括传统ERP涉及的部门,还包括销售费用管控、产品物流跟踪等,要把企业从最前端的终端市场,到后台的响应,都通过一套系统完整结合起来,使企业形成快速反应和灵活决策的高效运营体系。

  白酒行业信息化管理重难点

  总的来说,目前白酒行业信息化管理存在以下几个重点和难点:

  首先,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几乎所有白酒企业都不是单体公司,而是包括了生产公司、销售公司、销售子公司,甚至有集团、股份公司这样的多级架构。在这样复杂的架构里,各公司之间都是有业务关联、买卖关系的,从股份公司到销售公司,到销售子公司,整个环节仍然是在企业内部的多个公司之间发生的。这就要求信息系统能够从应用架构、组织架构上来适应企业的业务体系,满足内部多个公司之间的业务往来需求。

  其次,在快速消费品市场上,普通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决定了白酒企业的销售体系也是非常灵活的,要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和市场变化而进行频繁的调整,这样一来,必然引起销售组织架构的变化。而传统的单体软件很难适应这种频繁并且复杂的架构变化,很难处理好企业内部公司与公司之间的交易,集团也很难从总体上来把握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企业需要能够从大的集团架构上给予全面支持的系统平台,能够随着组织结构的调整进行灵活的配置,从而使企业避免对信息系统进行频繁的升级或更换。

  第三,白酒企业必须要快速响应市场。为了达到管理目的,白酒企业会细分市场和销售组织结构,比如说销售公司、销售大区、销售子公司、经销商等等,会涉及一系列的业务流程环节。虽然达到了细分市场的作用,但是过长的环节也给管理带来了麻烦。传统的响应手段,如传真、电话,在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方面都有所欠缺,白酒企业需要能够快速响应市场的信息化系统。通过系统的关联交易,可以让市场上的信息,如销售订单,在几分钟内快速准确反应到企业总部,总部就可以按照终端市场的情况,进行生产计划安排或销售物流安排,以提高客户满意度,进一步增加市场占有率。

  第四,白酒企业的生产与销售很难平衡。作为传统行业,大部分白酒企业虽然非常重视市场的拓展,但还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生产模式,与实际销售情况经常存在较大的差异,容易造成产销不均衡的情况。如果白酒企业能够以面向终端的销售订单来驱动企业的生产和采购,提高销售预测和计划的准确程度,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困扰白酒行业的问题。通过ERP系统,可以变三大计划体系为三大订单体系,加强对业务人员订单准确率的考核,通过销售订单驱动生产订单、采购订单,实现这三大订单体系统一,最大化的协调市场预测和变化,与生产能力平衡,就可以解决以往粗放式管理的问题,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目的。

  第五,白酒企业难以进行成本核算与控制。每一家白酒企业都需要了解自身产品的成本构成,而在传统方式的酿造过程中,由于采取的人工方式较多,管理方式粗放,无法对水、电、气的消耗进行管理,也无法做到成本的核算。白酒企业需要一套信息化系统,进行管理时,要能够细化到每一个窖池,可以清晰统计出每一个窖池所消耗的水、电、气等能源,并提供成本核算的数据。

  第六,白酒企业需要对产品状态及流向进行实时监管和追踪。在酿酒时,需要把很多粮食混合在一起进行发酵,产出不同等级的酒体产品,但随着储存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这些酒体的等级也会发生变化,酒体的各项理化指标会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等级、口感等,这种情况很难通过人工进行管理。白酒企业的信息化系统需要能够实时跟踪原酒从酿造、产出、库存、销售等多个环节参数指标的变化。同时,由于白酒企业属于食品行业,出于对食品安全的要求,需要对每一瓶酒都实现物流追踪,通过生产线赋码设备将产品信息与信息系统结合,并将其终端流向纳入系统管理,能够查询到每一瓶酒在市场流通的状况。

  白酒企业如何进行ERP选型

  赛捷软件根据成功实施多家白酒行业客户的经验,给出了白酒企业ERP系统选型的建议:

  首先,ERP不仅仅是简单的IT项目,而是管理项目,实施ERP的过程是企业的管理得到优化和提升的过程,所以ERP项目需要由企业的一把手亲自来抓。从企业高层开始,对信息化就要有一定的认识和决心,才有可能把项目做好。同时,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不能单方面依靠厂商,企业自身也要调动尽可能多的资源来配合,这样才能实现知识的转移,使企业自身拥有维护系统的能力。

  其次,在选型时,白酒企业不但要关注产品的功能模块,更要关注产品平台。企业应该重点考察产品本身的平台性,是否能够涵盖全部业务模块,是否具有很强的拓展性和灵活性。因为每一个白酒企业在具体的管理方式上都不尽相同,ERP在每个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也会不同。而平台型产品的架构灵活、参数丰富,在很多情况下,可以通过参数配置和流程调整,来满足企业业务变化对系统的要求,从而最大程度减少二次开发,也能适应不同规模企业的需要。

  第三,白酒企业不能片面关注厂商的排名及客户数量,应该重点考察厂商在提供架构完善的产品平台基础之上,是否有行业成功应用案例,同时要详细了解案例客户应用系统的广度及深度。

  第四,考察实施团队及顾问。目前的ERP行业普遍缺乏既熟练掌握产品又熟悉业务的实施人员,白酒行业更是如此。白酒行业相对落后的信息化,导致多数实施人员不了解行业业务,对于企业提出的不合理需求,也无法给出优化建议,在盲目执行后,反而与项目目标背道而驰,最终导致项目迟迟无法上线,影响企业业务运行。

  第五,企业选择ERP产品,不要贪大求全,而是应该综合考虑企业自身规模、业务复杂程度、IT团队水平、整体信息化投入等。

  此外,ERP产品能否在满足企业自身需求的同时,在较短的实施周期内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针对白酒企业现行的管理模式和信息化重点,赛捷软件推出了基于其ERP产品X3的白酒行业解决方案,以X3为平台,帮助白酒企业搭建深度分销体系,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掌握终端消费趋势;搭建统一的跨公司的销售、生产、采购、物流平台,实现销售订单、采购订单、生产订单在企业内部多个公司间的实时转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销售费用管控,跟据实际销售业务发生情况产生费用标准,提高销售费用使用效果;集成物流追踪及防窜货解决方案,避免企业重复投资,打造统一的信息化管控平台。

  据悉,目前赛捷软件的白酒行业解决方案已经帮助古井集团、河套酒业、红楼梦酒业等多家白酒企业实现了涉及企业全业务环节的完整应用,并与行业协会、行业媒体实现了战略合作,未来将会在行业ERP标准制定、管理咨询、方案推广及人才培训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共同推动中国白酒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提升。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相关推荐

  • 测试发布文章

    列表摘要列表摘要列表摘要列表摘要列表摘要列表摘要列表摘要列表摘要列表摘要列表摘要列表摘要列表摘要列表摘要列表摘要列表摘要列表

  • 中小企业转型思考:域名有多重要?

    在互联网时代,域名也成为了一个品牌的象征以及企业展开营销推广活动的基础,毕竟线上与线下世界紧密交织在一起。坚实的域名给中小企业带来可靠性和安全性,对今天的中小企业和客户关系维护来说,这点至关重要。

  • 从信息化到互联网化 再议技术推动企业转型

    目前,全国有20.9%的企业已经开始利用互联网开展营销推广活动,还有23.5%的企业利用网络开展在线销售业务。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联系着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 SAP 组建服务中小企业的战略部门

    SAP 公司(NYSE:SAP)日前宣布成立中小企业解决方案部门(SMB Solutions Group),该部门将专注于满足中小型企业(员工人数在 500 人以下)的特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