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5日,在上海召开的“党建联建推进世博信息化新闻通气会”上,来自世博信息化部、市经济和信息工作党委系统以及参与世博信息化建设单位等介绍了世博信息化党建联建情况、世博会应用最新信息技术情况及亮点。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信息化部长周卫东指出,目前我们正在全力以赴,为高质量地服务世博进行冲刺。我们在世博信息化建设中围绕安全可靠、展示创新亮点、整合先进的信息化理念,综合利用主流信息技术,持续注重推进IT技术创新。世界看世博,世博看我们,我们主要有八个看点:
看点之一:
集约化建设方式和智能网技术。园区通信基础设施以集约化方式建设,实现高度共享,电信的城市光网、EPON、 IPV6和东方有线的光纤+HFC接入和运营商普遍采用的智能网技术等等,为“三网合一”和解决信息高速公路“最后一公里”等难题进行实践性探索。
看点之二:
无线宽带技术。重点普及以国产标准TD-SCDMA为主的3G技术应用,同时采用 WIFI(无线保真)+MASH技术,提供宽带接入服务,将保证无线信号的更宽覆盖和高速传输。同时在园区内建设TD-LTE实验网络,为组织者、媒体记者、各方嘉宾游客提供丰富的移动信息服务,可在开园后现场体验TD-SCDMA的演进技术。
看点之三:
RFID和传感网技术。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世博会的门票、物流配送、展馆预约、证件管理、电子车牌等诸多方面。中国移动将在全球首次推出内置RFID模块的手机电子门票,并和交通银行在园区内提供手机电子支付,将提供手机票和手机支付功能,充分展现信息技术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便捷。
看点之四:
互联网应用技术。网上世博会将借助互联网的 FLASH/Web3D和 CDN分发、SOA架构技术等,把世博的理念、精神以及世博会的内容传到全球;覆盖全国范围的CDN(内容分发)网络,可以完全满足国内外用户对于网上世博的访问。
看点之五:
多媒体技术。虚拟技术综合演播厅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将园区建设规划、展馆建设,大型活动的方案从抽象化、符号化转变为形象化、可视化,为科学决策、活动组织、运营指挥提供了直观生动的演示平台。
看点之六:
智能视频处理技术。高清视频图像处理、人像识别,图像信号智能调用等多项信息技术将大量用于本届世博会的客流引导、车载系留气球、视频监控等系统,通过智能视频分析和智能视频监控,使监控系统成为主动、智能化的识别工具,自动提取关键信息,为组织者提供警示,有效提升相关系统的服务能级和响应效率。
看点之七:
电子地图和定位导航技术。在传统导航功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智能化、个性化和多功能化,利用高精度电子地图和共用的GIS平台,为园区的车辆和工作人员提供多种定位导航服务。
看点之八:
特大型活动的信息化管理。为适应大型活动的组织管理需求,我们充分借鉴奥运经验,针对世博会特点,综合运用GIS技术、基于位置的信息发布技术、应急方案数字化技术等,形成数字化的综合运行管理,为大型活动的管理、服务提供信息化支撑。尤其值得一树的是特大型活动的信息化管理完全由国内自主研发、建设和保障。
周卫东强调,园区能源与环境监测信息系统所使用的操作系统、数据库、GIS、中间件等全部为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软件产品,是国家科技部核高基项目。相信大家在本届世博会上,还将会看到更多信息化亮点,等一会,欢迎新闻媒体的朋友们提问。
目前,世博局信息化部正在系统思考后世博的信息化发展与应用问题,瞄准未来信息技术高地,追寻全球创新动力源头,用好世博会给我们带来的难得机遇。我们不仅要在本届世博会上为国家争光,而且要在后世博匠信息化创新和发展上继续有所作为!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相关推荐
-
测试发布文章
列表摘要列表摘要列表摘要列表摘要列表摘要列表摘要列表摘要列表摘要列表摘要列表摘要列表摘要列表摘要列表摘要列表摘要列表摘要列表
-
中小企业转型思考:域名有多重要?
在互联网时代,域名也成为了一个品牌的象征以及企业展开营销推广活动的基础,毕竟线上与线下世界紧密交织在一起。坚实的域名给中小企业带来可靠性和安全性,对今天的中小企业和客户关系维护来说,这点至关重要。
-
从信息化到互联网化 再议技术推动企业转型
目前,全国有20.9%的企业已经开始利用互联网开展营销推广活动,还有23.5%的企业利用网络开展在线销售业务。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联系着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
SAP 组建服务中小企业的战略部门
SAP 公司(NYSE:SAP)日前宣布成立中小企业解决方案部门(SMB Solutions Group),该部门将专注于满足中小型企业(员工人数在 500 人以下)的特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