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物流扩张 中国企业信息化面临新挑战

日期: 2008-05-04 作者:飘摇 来源:TechTarget中国

  在中国加入WTO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管理技术,日益引发人们的关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物流企业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其一是国内市场的国际化,跨国物流业大规模进入已经势在必然;其二是物流企业本身的国际化,要走的路还很长。


  国外物流企业虎视眈眈


  行业的迅速增值使物流成为竞抢的目标,越来越多的跨国物流公司如TNT、UPS、DHL、马士基等都利用先进的物流网络渗透中国市场,物流市场按照行业、地域、产品不断细分并被瓜分。外资物流企业在华扩张,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同时也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战略资源和市场话语权。


  目前,中国物流市场的跨国物流公司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空运、速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UPS、TNT、 FedEx等;另一类则是以海运为主,逐步向综合物流发展,以马士基和美集为代表。尽管跨国物流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仍受到限制,但他们却已经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纷纷占领了中国的物流市场战略高地。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服务市场的逐步开放,这些企业将借助他们牢固的物流网络及物流联盟,运用先进的物流专业知识和经验,为客户提供完善的综合物流服务。他们的到来必将给国内物流市场形成巨大的冲击。


  国际化战略面临挑战寻求全球范围内最佳的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在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加工厂的驱动下,中国物流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就必须实现世界范围的物流目标,走国际化路线,这需要企业有全球性的体系、设施、人员。但中国的物流业毕竟不同于中国家电这样的成熟、优势产业,就目前中国物流企业的现状来说,要实现与国际市场完全对接尚需时日。


  国内物流企业粗放式竞争


  由于国内物流市场刚刚起步,大部分物流企业是从原来的储运业转型而来,多数企业未形成核心竞争力,竞争对手之间的模仿相对容易,企业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不高,缺乏公认的物流服务标准,企业之间是一种粗放式为主的竞争格局。加上近期掀起的物流热潮,使许多外围企业盲目跟风,走进了“都去发展物流”、“都要去找物流要利润”的误区。结果导致各地的物流企业数量与基础投资猛增,低价恶性竞争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造成物流企业普遍业绩不佳,发展后劲不足。


  同时,国内最大的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供应商博科资讯总裁沈国康指出,在与国际知名物流企业的竞争中,中国物流企业的差距也逐渐显现出来。国内物流企业因信息化落后、人工重复操作等一系列问题,物流成本几乎是跨国公司的一倍。根据我国公布的数据,2006年中国社会物流成本与GDP的比例为1:18.6,而发达国家多为1:9,两者差距1倍多,国内物流企业要想浪里淘金,避免被吞并的命运,就必须建设全面、完善、有效、快捷的现代物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中国物流企业面临的国内经济政策看好,物流需求已经被激发并呈现加速增长的大好环境,但同时也面对着全面的、严峻的竞争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该如何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来形成新的优势,这是中国物流企业转轨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但同时也应看到,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企业物流外包认识的提高,都将成为物流业稳定市场需求的保证。所以,从长远来看,在不断推进改革的条件下,中国物流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其前景十分可观。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作者

飘摇
飘摇

相关推荐

  • 大型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中国加入WTO后,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改革的深化、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不管企业物流还是物流企业,为了发展和竞争的需要,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外资物流在华扩张 中国企业面临挑战

    中国物流企业面临的国内经济政策看好,同时也面对着严峻的竞争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该如何采取积极应对策略来形成新的优势,这是中国物流企业转轨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 电子商务成为现代物流企业运营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大多数物流传统产业已经进入过度竞争状态,多数企业运营艰难,产业竞争焦点逐渐转向对流通渠道的争夺。那么怎样解决流通混乱、流通产业分散和流通组织分割局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