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信息”:BI价值如何发掘?

日期: 2011-10-30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英文

  过去几年,BI(商业智能)是企业IT应用市场最热门的增长领域之一。面对海量的业务数据,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发掘其中的商业价值,许多BI项目随之启动。不过,许多企业在如何应对数据管理的挑战时犯下了一个重大的错误,它们并未意识到“数据并不等于信息”。

  对企业而言,“数据≠信息”这是个重要的概念,需要反复重复。通常情况下,企业需要经历以下三个步骤,将数据转变为信息。第一步,建立数据仓库。企业需要一个保存数据的场所,同时这些数据应该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组织;第二步,构建BI系统。企业需要一种分析数据和生成报告的办法。第三步,分析。企业需要萃取数据、分析趋势、发现机会,以及找到新的客户细分等。

  大多数的企业未能在其数据仓库和BI项目中加入第三个步骤,因此未能将数据真正转化为信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

  这实际上可以归结为一个与术语相关的问题。“商业智能”(BI)这个术语是导致这一状况的元凶。SAP(Business Objects)、IBM(Cognos)、甲骨文、微软等公司这一领域中的主流厂商从各自的角度来宣传描述“商业智能”这一术语,从而使自己处于有利的竞争位置。它们实际上是在告诉用户,如果购买了它们的软件,将自然而然地拥有收集企业业务情报的工具。而正是由于这些工具提供了“情报”,价格高昂也就理所当然。

  这是过去十年间最为有效的软件行业营销宣传之一。毫无疑问,这些软件公司拥有完成像报告、数据挖掘、仪表盘制作等任务的实用工具,但是把这些称为“商业智能”却对企业产生了误导。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所有这些工具,以及其背后的战略和结构,都是为了向业务用户提供数据、而不是为其提供信息而设计的。这些工具实际上只是管道,业务用户使用这些管道从数据仓库获取数据。简单地形容,数据仓库是个箱子,BI工具是进出这个箱子的管道,即基础管线。

  尽管部署可靠的数据仓库和BI基础设施非常重要,但真正的“商务智能”只发生在分析也添加到这个组合中的时候。数据仓库和BI基础设施让业务用户可以查询已有的数据,但只有分析才能使业务用户跨越已有数据当前的边界。

  这是因为分析是由人来完成的,这些人可以超越机构中目前的数据限制来分析问题,甚至可以到企业的围墙之外去寻找答案。这正是将数据转化为信息的关键,它真正提供了“商务智能”。

  当分析加入这一结构时,整个产品的功能更加强大。分析让企业超越报告,进入更高的决策和询问应用模式。分析为“将对业务产生最大影响的元素”打开了大门,其中包括营销宣传效力、定价、渠道划分、客户服务、供应链优化、减少风险、销售效力等。

  实现这一目标的惟一途径是,接受分析是任何BI项目关键组成部分的理念。缺少分析的BI项目只不过是报告功能的实现。因此,企业不应该只谈自己的数据仓库和BI战略,反之它们现在必须把分析当作商务智能的一种核心组件来接受。这种思想观念的转变将解开“数据≠信息”的难题。

  总结

  为什么“数据≠信息”?

  当前观念:数据仓库+ BI=数据

  未来观念:数据仓库+BI+分析=信息

  分析将是IT部门下一个重要的增值产品。接受分析的企业将赢得发展的良机,拥有和推动它的IT部门将茁壮成长。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