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行业:存储注重安全

日期: 2010-05-10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英文

  近年来,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方向主要是内网建设、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办公自动化、外网建设、数据库建设和信息安全。其中,将内网建设作为信息化建设重点方向的政府机关数目最多,在笔者调研的政府机关中比例为48%;其次是电子政务业务系统,比例为47%;而以OA建设为主的比例为37%。

  电子政务已经被列为中国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包括如下内容:1.建立两个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即连接副省级以上部门办公业务的“政务内网”和面向公众、企业以及连接政府间业务的“政务外网”;其中,外网将与互联网相连接。2.建设和推进十二项重点工程,包括为各级领导决策服务的“办公业务资源系统”和“宏观政策管理系统”,“金税工程”、“金关工程”、“金财工程”、“金融监管工程”等等,俗称“十二金”工程。3.信息资源建设,包括两个信息体系和人口库、法人库、信息资源和空间地域库、宏观经济库等四个数据库,为政府部门提供最基础的数据资源。

  随着数据量的急剧增加,政府对于数据存储资源的需求也在增长,对数据存储资源的整合和管理提出了进一步的需求。同时,政府电子政务对于基础数据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成为政府最关切的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灾难事件,促使政府信息化部门更加重视数据灾备系统的建设。

  由于大量的电子政务都依赖于基础数据的存储和访问,因此,存储网络参考结构将在电子政务设计存储网络的方式中发挥关键作用。存储网络基础设施必须通过提供高性能和可扩展的方式来连接存储系统,可以随时随地访问数据,并可以实现数据的保护,便于灾难恢复。电子政务系统存储网络的一个重要要求是能够连接数量日益增加的存储子系统。在我们的多次估计中,电子政务的存储需求每12到18个月就翻一倍。面对如此迅猛的增长趋势,直连服务器的传统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存储子系统数量增长的需要。因此,具有巨大存储要求的网络应通过存储区域网络(SAN)来互连它们的存储子系统。

  现代的政府越来越依赖数据处理中心进行应用处理。信息化程度很高的政府部门,对其数据处理中心的数据完整性和可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政务信息化进程中,新一代的应用处理系统大多采用数据集中存放、集中处理的大集中先进模式替代原有的多分区多中心、数据分散式存储和处理的方式。这种新模式对于加强监管、数据共享、新应用的开发和降低信息中心的运营成本有极大的好处。然而这种大集中模式对系统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信息中心灾难发生,受到影响的将是全国或全省范围的全部分支机构和几乎所有应用,这必将对政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甚至有可能引起社会的不安定。

  目前各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应用情况很复杂,而且像税务、公安、海关、财政、政府机关、气象等不同行业和部门都有不同的业务需求和应用架构。但在基础架构的选用上,基本上集中在各种服务器及通用存储上。

  本文选择其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税务、海关的存储需求特点进行阐述。

  税务的实时在线

  税务行业已经建立起一个立体交叉、覆盖面广的综合税收信息网络,很多税务局实现了与分局、区局的联网和无纸化办公。同时,税务行业不断改进申报手段,实现了一系列先进的申报办法,并推广全国统一税收征管系统(CTAIS),构建了一套科学严密的税收征管信息系统。

  税务业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计算机系统,需要运维部门提供更高级别的运维服务。 税务IT系统的特点是多类多机,即种类多、机器多,有多厂商的各种类型的主机、存储系统等,分别运行UNIX和Windows操作系统。这些IT设备具有多层次的特点,通常分为应用软件、中间件、数据库、操作系统、主机、存储设备、网络设备、SAN交换机、安全系统、机房环境设施等,在充分满足业务系统要求的情况下,对运维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全国税务系统的网络化建设发展迅速,国家税务总局、省局、市局和县局之间基本形成了遍布全国的四级广域网络,各级税务机关也都建设了自己的局域网络,越来越多的税收业务在网络上运行,自然产生大量的数据。因此,税务系统在数据流程方面,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包括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支持网络上的数据集中访问。更重要的是,税务机关要采用非常适用的数据存储设备,建立一个高度可靠的信息存储备份管理体系。从技术的角度来看,金税工程要建成拥有一个全国性的行业网络,两个国家级的税务处理中心,71个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级别的税务处理中心,会有超过60万个内部处理平台,每年的税务处理量超过72亿,总的储量量超过1000T。而税务外部的用户可能会超过上亿,是一个全国性的信息系统。

  税务系统的存储需求主要来自于业务应用。目前,税务应用系统的底层硬件平台主要为服务器或服务器加外部存储;在数据保护方面,主要是基于磁带的自动化备份系统和基于存储的数据复制,也有一些部门开始使用存储业界比较新的成熟的技术和产品,比如:服务器虚拟化产品、虚拟磁带库产品、存储虚拟化产品等等。

  海关构建平台

  日益增加的跨境贸易使很多海关部门的现有设施、程序和资源都面临极限。海关机构必需找到技术与程序的适当平衡点以实现高效运行、快速通关、降低成本、提高工作能力的目的,所有措施都不能影响贸易正常进行。这些IT需求的具体表现是,快速通关,可提高贸易效率,从而提高市场吸引力;支持国家安全,利用风险管理工具实现高效检查、调查、预防和干预;降低贸易成本,简化贸易程序,从而刺激经济增长;提高工作能力,梳理业务功能,优化资源。

  实时、无中断、双向交流的数据处理平台是海关业务的最得力助手, 但如何选择、架构这一信息平台,使之胜任海量的数据交换、繁杂的处理流程,却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普通的城市口岸通关物流要涉及几十种以上的单证,几乎每个单证都涉及到一个非常复杂的处理流程。而且随着海关业务信息化的推进,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单证电子化。并且,业务信息化、流程自动化、单证处理和交换量达到百万级批次。所以,针对海关口岸信息平台建设的解决方案必须满足对存储系统的严格要求,解决方案要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提供高数据吞吐量和高实时性,同时鉴于业务的快速发展,还需要有很强的可扩展性。

  在海关物流的信息处理中,涉及到众多的EDI报文文件,因此物流系统平台不仅涉及大量的数据信息集中写入中央数据库,同时也要处理和存储全部的EDI报文。

  海关物流系统解决方案的总体结构大体分为三层,第一层是信息处理服务器,第二层是应用处理服务器,最后是存储系统。

  海关存储的应用主要来自于电子政务系统的业务应用,各业务应用系统的底层硬件平台主要为服务器及服务器加在线光纤存储设备;在数据保护方面,主要是基于磁带的自动化备份系统; 随着数据重要性的不断提升,海关系统逐步进行远程数据容灾的改造及升级。

  作为海关总署在北京以外的唯一具有远程容灾和备份功能的全国海关信息中心广东分中心实行全天24小时不间断、高可靠的运行模式。一方面可作为海关总署信息中心的远程容灾和备份中心,在总署信息中心发生灾难等紧急情况下,保证全国海关通关业务的正常进行。另方面作为广东省内海关通关系统的数据中心,负责该系统的建立、运行、维护管理,为广东省内海关的进出口通关改革提供服务。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