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大辩论:IT救世主还是毁灭之魔?

日期: 2009-10-21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英文

  我常和别人谈论到云计算,最近我很有趣的发现两大阵营开始浮出水面:第一个阵营是那些坚定认为云计算就是IT第二春的崇拜者,他们会要求你对Google App Engine和Amazon EC2惟命是从,不得发表不同意见。而另一阵营则认为云计算是邪恶的代表,只是一个泡沫或者昙花一现。而很少有人会进入第三阵营:只把云计算客观的当作一种普通的底层架构,能为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云计算的对立者:弄死云计算

  有些讽刺的是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阵营,如果做得过分都会伤害到云计算。我们先来看看会将云计算推向毁灭的四大因素,它们是:

  过分炒作Gmail的故障问题

  认为“云就是一切”的人群

  认为“云是邪恶力量”的人群

  云服务提供者本身

  Gmail故障炒作

  Gmail的问题并不在于故障本身,而在于每当Gmail出现几个小时的中断时,都会有大批的权威人士在博客中疾呼云计算的末日到了,包括上个月的发生的一次中断事件。我想说的直接一点:没有电子邮件系统不会出现故障,无论是内部部署还是云交付,如果你想要100%的正常运行,那纯粹是做梦。Gmail的正常运行时间相对于大多数企业电子邮件系统已经长的多了,另外它还是免费的,而企业电子邮件系统的软硬件成本动辄高达数万美元,还不包括维护人员的工资。

  认为“云就是一切”的人群

  这些人认为所有的应用和数据都应该放入云中,并且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想要改造企业的架构,毫不考虑应用的核心需求以及企业业务的重点需求。这些人的大脑通常“被报刊杂志所控制”,总是追求时下流行的新潮IT技术。他们的云计算部署逃不开失败的命运,并非因为云计算本身,而是因为用在了错误的地方。

  认为“云是邪恶力量”的人群

  这些人相信云计算无法提供任何安全性和隐私,他们宣扬所有的云计算都不应该在考虑范围之内。然而通常来说这些人现有的内部部署的系统中其实就存在这很多安全问题,而且在许多情况下他们本可以利用云计算把系统变得更安全,但是他们不愿意放手把IT资产交给别人控制。归根结底,这些人真正的问题是想要保持他们的控制和权力。

  云供应商

  云计算供应商本身会伤害云计算。虽然许多SaaS和底层架构供应商非常精通底层架构服务和网络应用,但他们并不懂得怎样根据企业的具体架构战略来为他们提供最佳的做法。当你手里有一把锤子,一切看起来都像钉子,他们不喜欢为客户提供适当的培训指导,只是简单的完成部署。这种短视已经导致很多云项目的失败。优秀的云计算提供商应该用心的指导企业客户,就像一位建筑师或教师,提供关键的指导来确保他们的按需云服务能够适合现有的IT架构。

  云计算的支持者:普及云计算

  相应的,我也总结了能够推动云计算走向成功的四大因素,它们是:

  云计算的广告效应

  云供应商

  下滑的经济

  快速的云计算

  云计算的广告效应

  关于云计算的宣传现在已经炙手可热,不管你有没有注意到,这直接推动了云计算的发展。关于云计算的讨论每天在电视和网络直播中几乎从不间断,而且时常挂在大多数CEO、CFO和COO的嘴边。很明显,云计算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业务流行词,几乎没有哪个IT概念达到过这样的成就。这种认同感转化为实际的增长,我见过很多云计算项目是被宣传推动的,而不是真正出于业务需要。

  云供应商

  什么?这不是云计算毁灭者名单中的吗?一点没错。然而,这些人也在推动云计算。事实上,许多背后的云计算提供商提供的创新服务真正推动了人们对于云的兴趣。正如我说过的,云计算的概念并不新鲜,但大批的云计算产品让人心动。例如Amazon.com和Google不断推出的新服务,更不用说成百家刚刚涌入市场的中小创业公司了。现在几乎每周人们都会看到一两项优秀的云计算的概念出现。所以,有了这么多创新和实用的服务,云计算会不成功吗?事实就是这么简单。

  经济的下滑

  经济衰退确实带动了人们对于云计算的兴趣,因为他们急需要降低成本。在许多情况下,IT部门在重大人员调整和失去预算之后都趋向于用云服务改造自己的架构,有些纯粹是出于迫不得已。然而,随着经济恢复正常,充满创新的云计算同样会快速发展。简言之,云计算在成本上的优势始终为它占据一席之地。

  快速的云计算更容易取胜

  企业对云计算已经从最初的调查概念阶段转移到了实施阶段,这时如果能够快速收到成效,就能够更加推动对云计算的兴趣。我看到很多企业在会议上确定了需求,然后在短短几天就通过网络获取了可用的云计算资源。投资回报率是明确的,业务问题得到了解决,并且用户非常高兴,没有什么广告比实际的收益效果更好了。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