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T业进入冬天 制造业应该如何御寒

日期: 2008-11-04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英文

  金融风暴袭来的速度,实在太快了。

  金融危机让美国IT企业无法幸免,PC、硬件、外包、互联网等领域被一网打尽。IT巨头正在经历切肤之痛,因为IT产品及服务的最大买主是金融行业。

  客户削减预算、风投资金骤减、运营成本增大……无论是哪个问题,都能深深地扎到IT业的痛处。裁员、回购股票、转型、推迟IPO、倒闭……不一样的出路,一样的荆棘满路。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IT业,也是灰蒙蒙一片。

  过去2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转型引领了一股巨大的全球化浪潮,在此期间,中国原先弱小和孤立的经济日益强大,并且深深融入了全球贸易体系中。中国是IT制造大国,生产的显示器、手机、彩电、激光视盘机、笔记本电脑分别占全球总产量的50%、30%、43%、80%和40%; 中国是IT外包大国,拥有3000家软件服务外包企业; 中国是互联网大国,近10年来,中国互联网产业依靠大量国外资金迅速崛起,是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

  但也正是这种与全球经济深切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将中国IT业推到了金融风暴的风口浪尖上。就在一年前,当全球金融风暴开始酝酿的时候,中国似乎是一个配备了足够雨衣的国家。而如今的事实却表明,这些雨衣还存在不少漏洞。

  当全球都寄希望于中国拯救世界的时候,中国的事实却是,中国的力量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还不足以拯救世界。而要帮助世界,中国还需先行自救。

  既然如此,拥抱冬天的中国IT业,该如何御寒?

  10月,广州,第104届广交会一期,电子消费品、电子电气产品和计算机及通讯产品的展出现场,三三两两的参展人员在忙着打牌。

  “我们主要负责采购中国的产品销往欧洲市场,去年的营业额是2000万欧元,今年到目前为止,只有1000万欧元的营业额。”一位国外采购商的这番话,解释了场面冷清的原因。

  金融风暴,风险暗涌。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美表示, 在目前的非常形势下,即便是一些信誉好的欧美客商,也难免会出现毁约、不执行合同的情况,而欠发达地区的市场风险更是一直存在的。

  金融危机后,Gartner等分析机构不断地调低对各IT领域的预期收入,大家一致认为,硬件遭遇的打击最大,明年硬件总体销售将下降4%。 全球经济放缓,正一步步逼近中国的IT制造。

  独善其身—难!

  全球IT硬件市场一片愁云惨淡。

  自10月以来,惠普、戴尔、联想等主要PC业公司的股价连创新低,而PC业上游的LCD面板、内存等主要零部件厂商也纷纷减产应对,整个PC产业链的信心指数开始下降。由于市场担心PC需求疲软会累及处理器,英特尔股价跌到5年来最低水平。

  手机市场方面,根据Gartner的数据,第二季度西欧地区手机销量同比降低了8.2%; 日本手机市场同比下降22.1%; 而德勤研究部预计,在未来的几个月当中,消费电子产品的价格将会下跌6%~8%。

  在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之下,中国同样难以独善其身。“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的关联度很大。此次美国金融风暴,势必会波及制造业大国中国市场,也势必会对中国的IT产业产生重大的影响。”原方正科技总裁、现任内存厂商记忆科技顾问的祁东风表示。

  目前,我国境内生产的显示器、手机、彩电、激光视盘机、笔记本电脑分别占全球总产量的50%、30%、43%、80%和40%,程控交换机、电话机、光盘驱动器、打印机等产品的产量也名列世界前茅。在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品出口中,外资企业是主力军,仅外商独资企业所占比重就超过60%,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出口所占比重超过80%。

  在这种全球一盘棋的格局下,中国的制造业恐怕难以成为覆巢下的完卵。据统计,2008年上半年,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对美国出口增长11%,同比回落了20个百分点,对欧洲出口也呈现增速放缓现象,出口下降8个百分点; 而最近一个月,我国台湾省三大PC代工企业广达、仁宝、纬创出货量已较7月份下滑6%~15%,预计未来将更不容乐观。

  内外夹击—险!

  一系列的数据,昭示了中国IT制造业的出口危机。但与之相比,中国IT市场内需不足的现状,却可能是IT制造业的最大风险。

  IDC近日发布的《中国服务器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08年第二季度)》显示,从2008年中期开始,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电信、金融等行业的一些集采项目有一定程度的停滞; 加上次贷危机波及国内金融行业,出口型制造企业削减IT支出,使得2008年下半年的服务器市场局面并不乐观。

  与美国市场以消费软件和服务的格局不同、以消费硬件为主的中国,更是令消费电子制造业备感冬天的寒冷。一位PC渠道经销商告诉记者,今年下半年以来,PC渠道整体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更为尴尬的是,很多厂商为了迎接‘十一’推出了新品,但是我们的旧款产品还没有售清库存,对新品也就消化不了。”经销商表示,现在的整机市场甚至出现了新品机型发布月余、市场上还见不到货的苦闷景象,新品的推广成为一纸空谈。

  更令本土品牌感到难受的是,随着IT厂商在欧美市场受挫,中国等新兴市场转而成为洋品牌的避风港,纷纷将聚焦点放在中国,寻求机遇。近日,惠普与重庆市政府达成协议,投资建立其在中国的第二座PC工厂 。戴尔等国外PC厂商,更是纷纷加大了渠道下沉和促销力度。

  洋品牌抢夺的这些市场,正是中国IT厂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当以往以成本和价格为优势的本土企业面临国际大厂同样策略冲击的时候,原本核心竞争力就不强的本土企业面临了更加严峻的考验。最近集中发布的国内几大PC厂商财报显示,行业整体利润出现了巨幅下滑,开始步入自诞生以来最大一次“寒冬”时节。清华同方的PC销售量出现了6.64%的下滑; 长城上半年净利润下滑幅度更是接近5成。与此同时,由于原材料成本上涨、人员成本上升等因素,国内PC厂商毛利率越来越低。

  “国产PC亏损的趋势还要一直持续,明年可以取得持平或者微弱的优势。”一位国内PC企业老总无奈地说。而Garnter中国首席硬件分析师叶磊则分析道,PC业的趋势是进一步融合,而经济衰退会使产业的整合进一步加剧,竞争力差、规模小的被市场淘汰。

  服务器市场上,同样的争夺也在上演。由于IBM、惠普、戴尔等国际大厂年初的低价策略,使得中国的服务器厂商的日子在今年显得越发艰难。据称,某中国的知名服务器厂商也不得不进行了此前根本没有出现过的裁员,而其他的国内服务器厂商的业绩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缩水。

  转型升级—忙!

  不可否认的是,内外夹攻之下,中国IT制造业已经受到深刻影响。虽然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是一个IT产业的制造大国,但竞争力并不很强。这也难怪在日前举办的“2008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高峰论坛”上,商务部部长助理崇泉表示,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速增长,增速趋于平稳。

  这一问题如何得到解决?美国高盛集团亚洲公司总经理胡祖六的意见是,中国应该借鉴和分享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加速制造业从低端向高端转型,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中国在未来20年内,传统低成本制造业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型。”胡祖六说。

  另一方面,业内人士指出,IT制造业应扩大电子信息产品的内需,尤其是潜在的农村市场,减小出口受制的冲击。同时充分利用多边、双边机制,营造良好的国际合作环境,引导和鼓励企业开拓亚洲、拉美、非洲市场,形成多元化的出口格局,分散和降低风险。

  在开拓海外市场方面,我国通信设备制造厂商的“走出去”的效应值得借鉴。中兴通讯海外区负责人表示,目前为止,金融危机对通信行业没有产生明显影响,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还为中国设备商带来一些发展机遇。同样的,华为则在酝酿一场美国市场的“抄底”行动。华为北美区CTO查理·马丁表示,华为的计划一度是暂缓在北美市场拓展,因为这一成熟市场难以渗透; 但现在是突破良机,华为已持有美国移动运营商Leap Wireless的合同,在过去的18个月中,公司在美国的雇员数量也已从200增至500人。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相关推荐

  • 预见未来:移动智能终端将如何演变

    自移动智能兴起之日,一直到今天,它的热潮从未冷却过。移动智能终端每天都有新的变化出现,那么,中国移动智能终端又将有怎样的未来?

  • 推进中国高校信息化 道阻且长

    伴随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IT技术应用的趋势性增长,传统的教育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转型和升级挑战,如何跟上当前数据时代的发展脚步?互联网+时代,大学又是什么?

  • 视频监控 | 小区拆墙后看视频安防拐点

    今年2月,一则有关“小区拆墙”的政策,引起很大的争议。实际上借势“互联网+”,联合行业共同构筑全天候的、实时联动的视频监控系统才能带给人们真正的安全感。

  • 徐少春:三招破解企业互联网转型

    在“互联网+”浪潮冲击的当下,究竟如何实现转型,成为每位中国企业家不得不深思的问题。他们心中或已有答案,或仍存有深深的焦虑和迷茫。